查看全文
00 字。
【2018 国考地市级】给定资料 1 和给定资料 2 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请你概述这一发展过程。(10 分)要求:(1)准确、全面、有条理;(2)不超过 200 字。
【2021 国考省部级】「给定材料 2」中,S 市进行了「局区合一」改革,请你概括这项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10 分)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 250 字。
【2019 国考省部级】某省政府办了一个农村发展战略研习班,其中一项研习内容是「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构想」。假如你是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 3」,围绕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及现实意义,写一份导学材料,以指导学员更好地学习。(20 分)要求:(1)内容全面准确;(2)层次清楚,分条作答;(3)不超过 600 字。
【2017 国考地市级】假如你是 L 市水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 4」,就 L 市构建城市生态水系的规划特点及其可行性,写一份材料,供领导参阅。(15 分)要求:紧扣资料,内容全面;层次分明,有逻辑性;不超过 400 字。
好了,变化、新变化、发展过程、背景、成效、理念、现实意义、规划特点、可行性(纵观近 10 年申论卷远不止这些),这些逻辑层次丰富灵活,并且需要结合材料才能精准定位对应的要点,难度确实有所增加,我们可称之为「新型逻辑层次」,备考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应题目的训练。
除了刚才所说的「传统逻辑层次」和「新型逻辑层次」以外,还有一类「微观逻辑层次」是我们非常头疼的,它所对应的是事例性琐细型材料,通篇好像在讲故事, 把例子掰开了讲,意思明白,可找点难度大,这类材料,大家仔细分析可发现,基本上绝大多数都在讲「做了什么」,对应的是传统逻辑层次中的「对策」,但因为详细展开讲,所以做法本身微观具体深入,且有时候材料偏口语化,阅读找点和答案组织加工难度就增加了。这类材料如何阅读分析下一节着重展开。
在这个小节中,我们系统分享了「传统逻辑层次」「新型逻辑层次」「微观逻辑层次」的定义理解,它们是指导我们作答的利器,只要掌握好了,所有的题目都可以回归到这三种逻辑层次上来。
第三节 事例琐细型材料要点提炼法则
近些年申论材料都有那么两则是比较生活化口语化的事例型细节型材料,没法直接提炼概括,怎么办?
首先想表达的是,请不要放大痛苦:
一般涉及事例型细节型材料的题目,一套试卷不超过两道。
并且,这种题目作答过程中,8 成左右的要点还是可以直接提炼提取的,只有 2 成左右,需要自己开动脑筋结合材料想要表达的信息概括